小健今年7岁,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,看起来活泼、可爱,但小健的爸爸妈妈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。由于小健写作业时一直东看西看,磨磨蹭蹭,一会儿玩橡皮,一会儿吃铅笔,要么咬手指,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,到处摸摸看看。如此的写法如何能快起来?一个小时的作业常常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,所以天天一直非常晚才能睡觉。小健为了作业的事常常挨父亲的揍。老师也反应小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而且还常常捣乱,非常调皮,一会儿拽其他人的头发,一会儿拉其他人的衣服,影响其他的同学和课堂秩序。下面让中国注意力练习网的老师来给父母支一招。
从生活习惯练习。
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,先给他规定时间,需要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。一位父母说,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,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,理得父母冒火。什么吃饭,着装,洗漱能拖时间,尽可能地拖时间。
对策:通过练习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。譬如和父母比赛穿袜子,看哪个更快。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如何穿得快的办法,面对面地练习。父母在比赛时,可以故意放慢一点,让孩子感觉有有取胜的可能。甚至有时不经意输给孩子,让孩子感觉自己能做得快。让孩子在日常做事快,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。(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。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)
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,规定时间完收获表彰或记一个星星;得够二十个星星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。
第五招:规定时间未完成立即停止。有的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,降低了睡眠时间,致使第二天上课没精神,减少了学习效率。周而复始,导致恶性循环。这个时候,我感觉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。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,不少父母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。所以到了晚上九点,孩子的作业还没完成,就不再写了,需要孩子需要睡觉。作业未完成,会遭到老师的批评。将来,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。这个是狠招,父母要具体剖析孩子作业的量,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,就不可以用这个方法。不到万不能已,不要用这一招。
总之,对孩子磨蹭,父母必须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,不要操之过急。(任何习惯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,更何况纠正一个不好的习惯重新打造好习惯?父母不要着急,给自己也给孩子一点时间。)应该注意总结方法办法,不断提升孩子的速度。